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八佾

八佾

  • 拼音bā yì
  • 注音ㄅㄚ 一ˋ

  • 词语解释

    八佾[ bā yì ]

    ⒈  亦作“八溢”。亦作“八羽”。亦作:八溢八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论语·八佾》:“孔子 谓 季 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
    颜师古 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国语辞典

    八佾[ bā yì ]

    ⒈  周代天子用的舞乐。舞队由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

    《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⒉  祭祀孔子的舞乐。佾生人数的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追谥孔子为王为公,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⒊  《论语》篇名。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