柸治
词语解释
柸治[ bēi zhì ]
⒈ 不愉快。
引证解释
⒈ 不愉快。
引《淮南子·道应训》:“卢敖 仰而视之,弗见,乃止驾,止柸治,悖若有丧也。”
高诱 注:“楚 人谓恨不得为柸治。柸音抔。”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内篇三》:“王氏 念孙 谓止柸治之‘止’,乃‘心’字之误,是也。柸治之义, 高 注曰:‘ 楚 人谓恨不得为柸治也。’其实柸治即不怡也。”
⒈ 不愉快。
⒈ 不愉快。
引《淮南子·道应训》:“卢敖 仰而视之,弗见,乃止驾,止柸治,悖若有丧也。”
高诱 注:“楚 人谓恨不得为柸治。柸音抔。”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内篇三》:“王氏 念孙 谓止柸治之‘止’,乃‘心’字之误,是也。柸治之义, 高 注曰:‘ 楚 人谓恨不得为柸治也。’其实柸治即不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