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襞方
fāng

襞方

  • 拼音bì fāng
  • 注音ㄅ一ˋ ㄈㄤ

  • 词语解释

    襞方[ bì fāng ]

    ⒈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於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端午綵索》:“裁色繒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於衣,而黄繒居四色繒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綵线繫臂益文也。”
    乌丙安 《民俗学丛话·<五彩丝·粽子·龙舟>》:“至于彩丝缠折方,正是《荆楚岁时记》所说:‘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计功也。’”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