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袍
词语解释
毳袍[ cuì páo ]
⒈ 毛制的长衣。
⒉ 毛制的僧袍。
⒊ 借指僧人。
引证解释
⒈ 毛制的长衣。
引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妇人不服宽袴与襜,製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於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傚之,曾不知耻辱如此,又凉以褐紬为之,以代毳袍。”
元 汤式 《一枝花·题白梅深处》套曲:“指顾间自吟啸,但则觉花气氤氲袭毳袍。”
⒉ 毛制的僧袍。
引《全唐诗话》卷六引 五代 齐己 诗:“岂知物外金僊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⒊ 借指僧人。参见“毳衲”、“毳客”。
引五代 齐己 《喜得自牧上人书》诗:“吴 都使者泛惊涛, 灵一 传书慰毳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