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旄
词语解释
幡旄[ fān máo ]
⒈ 亦作“幡眊”。
⒉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幡眊”。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引《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
《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
《梁书·陆襄传》:“郡民 鲜于琛 服食脩道法,尝入山採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⒈ 亦作“幡眊”。
⒉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⒈ 亦作“幡眊”。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引《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
《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
《梁书·陆襄传》:“郡民 鲜于琛 服食脩道法,尝入山採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