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旒
词语解释
九旒[ jiǔ liú ]
⒈ 亦作“九斿”。亦作“九游”。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星名。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亦作:九斿九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九斿”。亦作“九游”。
⒉ 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引《礼记·乐记》:“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管子·小匡》:“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旂。”
《文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李善 注引《说文》曰:“斿,旍施流也。”
《宋书·礼志五》:“皇子为王,锡以此乘,故曰王青盖车。皆左右騑驾,五旂,旂九旒,画降龙。”
⒊ 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引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华组之缨,从风纷紜。”
《通志·器服一》:“唐 依 周 礼制……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诸臣衮冕青珠九旒。”
⒋ 星名。
引《史记·天官书》:“三曰九游。”
张守节 正义:“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导军进退,亦领州列邦。”
国语辞典
九旒[ jiǔ liú ]
⒈ 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引《礼记·乐记》:「龙旗九旒,天子之旌也。」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参旗九旒,从风飘扬。」
⒉ 古代冠冕上的九串垂珠。
引《文选·曹植·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华组之缨,从风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