犂然
词语解释
犂然[ lí rán ]
⒈ 亦作“犁然”。
⒉ 犹释然。自得貌。
⒊ 明察,明辨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犁然”。
⒉ 犹释然。自得貌。
引《庄子·山木》:“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犂然有当於人之心。”
一本作“犁然”。 陈鼓应 今注引 焦竑 曰:“犂然,如犂田者,其土释然也。”
一说犹栗然。见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说。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少陵 古诗,有歌行吟叹之异名,每与能诗者求其别,讫未尝犂然当于心也。”
⒊ 明察,明辨貌。
引明 张居正 《贺朱镇山重膺殊恩序》:“凡古今隆替,名物隐賾,一叩之,罔不犂然辨,洞然析,武库未足喻其藏,江海未足方其畜也。”
清 侯方域 《赠丁掾序》:“我 徐公 至则洁清而威严,犂然不可欺。”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二章二:“像他( 朱有燉 )那样作剧年代犁然可考的,在 元 明 戏曲史里殆也是唯一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