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
词语解释
履霜[ lǚ shuāng ]
⒈ 踩踏霜地。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指《履霜操》。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引证解释
⒈ 踩踏霜地。
引《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
⒉ 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参见“履霜坚冰”。
引《新唐书·高宗纪》:“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
⒊ 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
引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
宋 苏轼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胜悽愴之意。”
⒋ 指《履霜操》。参见“履霜操”。
引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范文正公 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 范履霜。”
国语辞典
履霜[ lǚ shuāng ]
⒈ 脚踩在霜上。比喻在事态的开始阶段,持戒慎警惕的态度。参见「履霜坚冰」条。
引《宋书·卷四三·檀道济传》:「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
《新唐书·卷三·高宗本纪·赞曰》:「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猜您喜欢
- bāo mù lǚ枹木履
- lǚ róng履荣
- shuāng zī霜髭
- qīng qiú zhū lǚ轻裘朱履
- xīng shuāng rěn rǎn星霜荏苒
- shuāng zēng霜缯
- chèn lǚ衬履
- fán shuāng繁霜
- dòu shuāng ào xuě斗霜傲雪
- lǚ jì履迹
- shuāng fā霜发
- yán shuāng liè rì严霜烈日
- shuāng suì霜穗
- bù lǚ jiān nán步履艰难
- lǐn rú shuāng xuě凛如霜雪
- yǐ guān bǔ lǚ以冠补履
- lǚ xiǎn dǎo nán履险蹈难
- sān shuāng三霜
- shuāng cǎi霜彩
- zhàng lǚ xiāng cóng杖履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