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势
词语解释
面势[ miàn shì ]
⒈ 亦作“面埶”。
⒉ 方面;形势。《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孙诒让正义:“郑锷云:'审曲者,审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审而可知,审其曲者,然后见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为用,面其埶然后顺其体之所向。'……与先郑异,亦通。”后据郑注引申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情势、外观、位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面埶”。方面;形势。
引《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
孙诒让 正义:“郑鍔 云:‘审曲者,审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审而可知,审其曲者,然后见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为用,面其埶然后顺其体之所向。’……与 先郑 异,亦通。”
后据 郑 注引申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情势、外观、位置。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面势周大地,縈带极长川。”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宋 程大昌 《北边备对·黄河四大折》:“黄河 自 盐泽 西来,暨达 潼关,其面势所向,凡四大折。”
猜您喜欢
- wǔ shì五势
- yǐ shì líng rén倚势凌人
- shì jūn lì dí势钧力敌
- qī miàn漆面
- wū miàn hú xíng乌面鹄形
- chéng shì成势
- nán miàn chēng zūn南面称尊
- pī pò miàn pí劈破面皮
- shěn shì ér xíng审势而行
- hè shì láng xíng鹤势螂形
- shuǐ shì水势
- è shì lì恶势力
- dì miàn qì yā地面气压
- shì shā势沙
- sì miàn pèng bì四面碰壁
- shì bù liǎng xióng势不两雄
- miàn xíng面形
- lǎo miàn zǐ老面子
- bái miàn rú shēng白面儒生
- shū miàn yǔ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