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
词语解释
气性[ qì xìng ]
⒈ 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⒉ 气质;性情。
⒊ 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⒋ 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引证解释
⒈ 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引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於体不同。”
⒉ 气质;性情。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⒊ 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引唐 韩愈 《猛虎行》:“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水浒传》第二三回:“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⒋ 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引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
《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杨朔 《海天苍苍》:“才七岁一个孩子,就有这大气性。”
国语辞典
气性[ qì xing ]
⒈ 性情、脾气。
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
《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⒉ 禀性、气质。
引《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