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三刺
sān

三刺

  • 拼音sān cì
  • 注音ㄙㄢ ㄘˋ

  • 词语解释

    三刺[ sān cì ]

    ⒈  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⒉  指三次察讯。

    ⒊  谓击刺三次。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
    《隋书·刑法志》:“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⒉  指三次察讯。

    《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⒊  谓击刺三次。

    《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