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四战
zhàn

四战

  • 拼音sì zhàn
  • 注音ㄙˋ ㄓㄢˋ

  • 词语解释

    四战[ sì zhàn ]

    ⒈  犹言四面受敌。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四面受敌。

    《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张守节 正义:“﹝ 赵 ﹞东邻 燕、齐,西边 秦、楼烦,南界 韩、魏,北迫 匈奴。”
    《后汉书·吕布传》:“君拥十万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劒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受制,不以鄙乎。”
    李贤 注:“陈留 地平,四面受敌,故谓之四战之地也。”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盖 淮上 四战之场,虏敌往来之地,民生其间,势固应尔。”
    明 孟鼐 《前指挥卓焕妻钱氏》诗:“维扬 四战地,锋刃争刳屠。”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河南 是四战之地,暂时不打算去了。”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