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帖息
tiē

帖息

  • 拼音tiē xī
  • 注音ㄊ一ㄝ ㄒ一

  • 词语解释

    帖息[ tiē xī ]

    ⒈  驯服;平服。

    ⒉  安息,安宁。

    ⒊  补贴利息。

    引证解释

    ⒈  驯服;平服。

    唐 无名氏 《李謩》:“李生 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史·熊概传》:“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於是奸宄帖息。”

    ⒉  安息,安宁。

    宋 沉遘 《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铭》:“公不为动,閭里帖息。”
    《宋史·张咏传》:“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既而得造讹者戮之,民遂帖息。”
    明 宋濂 《中书省丞相星吉公神道碑铭》:“至顺 元年,迁 河东、山西 道肃政廉访使,薅姦剔秽,煦其朽枯,境内帖息。”

    ⒊  补贴利息。

    《宋史·食货志下一》:“两浙路 钞旁定帖息钱, 湖、常、温、秀 州无额上供钱, 淮南路 添酒钱等,并行截节,更不充应奉支用。”

    国语辞典

    帖息[ tiē xí ]

    ⒈  安定平顺。

    《宋史·卷二九三·张咏传》:「时民间讹言有白头翁午后食人儿女,一郡嚣然。至暮,路无行人。既而得造讹者戮之,民遂帖息。」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陆石室》:「风激浪怒,舟不能胜,亟抽带中丹投舟外,风浪始帖息。」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