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户丝
词语解释
五户丝[ wǔ hù sī ]
⒈ 元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
引证解释
⒈ 元 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
引《史记·食货志三》:“五户丝,丙申年,分拨 寧海州 一万户。”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六章第六节:“政府规定诸王、公主、驸马得江南分地者,于一万户田租中输钞百锭,准中原五户丝数,分赐给诸投下,谓之‘江南户钞’。”
⒈ 元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
⒈ 元 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
引《史记·食货志三》:“五户丝,丙申年,分拨 寧海州 一万户。”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六章第六节:“政府规定诸王、公主、驸马得江南分地者,于一万户田租中输钞百锭,准中原五户丝数,分赐给诸投下,谓之‘江南户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