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词典相离
xiāng

相离

  • 拼音xiāng lí
  • 注音ㄒ一ㄤ ㄌ一ˊ

  • 词语解释

    相离[ xiāng lí ]

    ⒈  互相分离。

    ⒉  相附;附拢。

    ⒊  相互间距离。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分离。

    《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
    《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

    ⒉  相附;附拢。

    《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

    ⒊  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不受催促,责任便觉得轻,二者因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三马路 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空气!似乎相离不远的 昼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带点儿火药味。”

    国语辞典

    相离[ xiāng lí ]

    ⒈  彼此分离。

    《文选·嵇康·琴赋》:「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
    《三国演义·第七回》:「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