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词语解释
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
⒈ 不顾别人反对,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应当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
引证解释
⒈ 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引《史记·酷吏列传》:“禹 ( 赵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 禹,禹 终不报谢,务在絶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后汉书二·东汉尚名节》:“自 战国 豫让、聂政、荆軻、侯嬴 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 孔子 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茅盾 《子夜》十:“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 杜竹斋 抑制着 吴荪甫 的一意孤行那番话, 杜竹斋 竟也已经告诉了 荪甫 !”
国语辞典
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
⒈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后多用作贬义词,指某人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清·袁枚。
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隋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反回心转意 从善如流 言听计从
英语obstinately clinging to one's course (idiom), willful, one's own way, dogmatic
德语Aufdringlichkeit (S), Zudringlichkeit (S), stur an etw. festhal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