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
词语解释
一坐[ yī zuò ]
⒈ 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指全部在座的人。一个座位。
引证解释
⒈ 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
引《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⒉ 指全部在座的人。
引《史记·孝武本纪》:“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
《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⒊ 一个座位。
引《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
《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