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
词语解释
郑声[ zhèng shēng ]
⒈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⒉ 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引证解释
⒈ 原指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的音乐。因与 孔子 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论语·卫灵公》:“放 郑 声,远佞人。参见“郑音”。
引郑 声淫,佞人殆。”
刘宝楠 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 郑国 之俗,有 溱、洧 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 郑 声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 郑 声易启。”
明 杨慎 《升庵经说·淫声》:“郑 声淫者, 郑国 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 郑 诗皆淫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 郑 声所以盈天下也。”
⒉ 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引清 王夫之 《四书稗疏·论语·郑声》:“医书以病声之不正者为郑声,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夫实则譫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注:“戴元礼 曰:‘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 张锡驹 曰:‘郑声者,神气虚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国语辞典
郑声[ zhèng shēng ]
⒈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
引《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
《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
猜您喜欢
- rǔ shēng rǔ qì乳声乳气
- míng shēng名声
- qì jié shēng sī气竭声澌
- shēng wēi声威
- shèng shì xīn shēng盛世新声
- zhèng jiǎ郑贾
- dā shēng答声
- míng shēng jí shèn名声籍甚
- qiū shēng fù秋声赋
- yǒu shēng hé dài有声盒带
- yīn shēng zǐ音声子
- chén shēng宸声
- nèi shēng内声
- zhèng wèi sāng jiān郑卫桑间
- hè hè shēng míng赫赫声名
- pìn shēng làng qì牝声浪气
- shēng yuān声冤
- hè lì fēng shēng鹤唳风声
- míng shēng鸣声
- xiān shēng hòu shí先声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