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聊斋志异·卷一·长清僧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坠毙。僧魂适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

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

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译文

长清有位老僧,修行深厚,虽已逾八十,但身体仍硬朗强健。某日,他突然摔倒,寺院内的僧侣们急忙赶来救援,却发现他已圆寂。老僧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其魂魄飘渺离体,一路飘至河南境内。河南有位旧官绅的公子,正率领十余人骑马架鹰猎取野兔。突然间马受惊狂奔,公子摔落马下,不幸身亡。老僧的魂魄恰好飘至此处,猛然间与公子尸体合二为一,于是逐渐苏醒过来。众仆人纷纷围上前询问,他睁开双眼,道:“我怎会在此?”众人将他扶回家中。一进门,众多涂脂抹粉的艳丽女子纷纷前来问候。他惊愕不已,道:“我是出家人,怎会身在此处?”家人以为他神智错乱,纷纷开导他让他醒悟。老僧却不再多言,只是闭目不语。家里人端上饭来,粗米饭他才吃,酒和肉都不沾染。晚上一个人独睡,也不让妻妾们来侍奉。几天之后,他忽发奇想,想要外出走走。大家都感到欣喜。出门后,刚稍微安静了一会儿,就有许多管家仆人纷纷走上前来,向他请示钱银收发、账目出纳等各种事宜。他以久病初愈、体力不支为借口,一一推卸。他只问道:“你们知道山东的长清县吗?”众人齐声回答:“知道。”他继续道:“我心中郁闷无聊,想要去那里散散心,赶快整理行装吧。”众人劝说他身体刚刚康复,不宜长途跋涉,但他不听。次日,他们便踏上了前往长清县的路程。

到了长清县,他看到那里的风光景物还和往昔一样,也没用打听路途,直接走到了那座寺院。寺中的弟子们见到他这位久违的贵客,都恭敬地前来迎接。他询问:“那位老和尚现在何处?”弟子们回答:“我们的师父已经圆寂了。”他又追问老和尚的墓地所在,弟子们领着他来到一座三尺高的孤坟前,坟上的野草尚未长齐。和尚们都不明白他的意图。看完坟墓后,他准备返回,临行前嘱咐道:“你们的师父是位严守佛戒的僧人,他留下的手稿遗物,你们务必妥善保管,不得有损。”弟子们纷纷点头答应。于是便走了。

等回到家中,他槁木死灰一般,整日枯坐,一点儿也不料理家务。又住了几个月,他偷偷出门溜走,直接来到了旧日的寺院。他对弟子们说:“我便是你们的师父。”大家都觉得荒谬,相视而笑。于是他讲述了灵魂返回的缘由,又说起老和尚生前的所作所为,都与事实一一相符。大家这才相信,请他住在原先的卧室里,像从前一样地侍奉他。后来,公子家多次派车马前来,哀求他回去,他丝毫不予理睬。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妻子派了干练的仆人前来,送了很多东西。他拒绝接受金银绸缎,只收下一件布袍。公子的朋友有时到了他所在的乡里,恭敬地来拜访他。只见他沉默寡言,朴实诚恳,年纪只有三十岁,却常常说起他八十多年来的事情。

异史氏说:人死了灵魂就会消散,这个和尚的灵魂飘行千里而不消失,是他心性能够保持的缘故。对于这个和尚,我不惊奇他的死而复生,而是惊奇他来到富贵华丽的地方,仍然能够拒绝他人,躲避世俗。像这样在眨眼之间,就能够得到华丽生活的种种享受,对于一般人来说,肯定是死也甘心、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又何况是清苦的和尚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