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杜预注:“襄三十年,郑人杀伯有,言其鬼至。”后因以“相惊伯有”形容自相惊扰。[查看详情]
形容受惊后心情尚未平静、安定。[查看详情]
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查看详情]
自己人互相惊吓搅扰。[查看详细解释]
相惊伯有、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泰然自若、泰然处之、满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