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沧波放愁地,游棹轻回。

出处

原文

沧波放愁地,游棹轻回。风叶乱点行杯。惊秋客枕酒醒后,登临尘眼重开。蛮烟荡无霁,飐天香花木,海气楼台。冰夷漫舞,唤痴龙、直视蓬莱。

多少红桑如拱,筹笔问何年,真割珠厓。不信秋江睡稳,掣鲸身手,终古徘徊。大旗落日,照千山、劫墨成灰。又西风鹤唳,惊笳夜引,百折涛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沧海上漂流,想要遣放愁怀,小船却于此徘徊不进。暂且驻足传杯痛饮,谁想风中黄叶乱飞。这一番秋凉,把我惊得酒醒,登临举目一望,被尘世所掩之眼为之大开。在列强硝烟的笼罩下,这灰霾的天空总是不能放晴,只有奇花异草的香气四处弥漫,随风飘过海市蜃楼般的洋楼。海神在狂舞,它要唤醒痴龙,看看这蓬莱仙岛。

海滨有多少红桑已达合抱之粗,签约割让香港已经有多少年?在这多事之秋,不信你这巨龙会始终沉睡在秋江里,空有牵控鲸鱼的身手,却难以施展。落日下大旗黯淡无光,映照着无数山岗上被劫火焚烧后余下的灰烬。秋风又起,送来了阵阵鹤唳之声,夜笳频吹惊破了沉沉的夜色,只见怒涛百折,汹涌而来。

注释

香港秋眺怀公度: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朱祖谋自礼部侍郎出任广东学政,次年春抵广东,春晚曾到嘉应州(今梅县),和当时放归在家、憔悴不已的黄宪(字公度)相聚,写下《烛影摇红》、《摸鱼子》两词。甲辰(1904)秋因事舟经香港,又写此词寄黄。夜飞鹊,又名《夜飞鹊慢》,双调一百零六字,宋周邦彦首填此调。

沧波:指香港附近海面。

游棹:游船。

行杯:传杯饮酒。南朝梁元帝《燕歌行》:“乍见远舟如落叶,复看遥舸似行杯。”

蛮烟: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山林中的瘴气。这里指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烟雾迷茫,遮蔽了晴空。

飐:风吹物动。

天香:这里指奇异的香气。

海气楼台:原指海上空气折射所形成的海市蜃楼。《史记·天官书》曰:“海旁蜃气像楼台。”这里指英人在香港所建造型奇异的不同于中国的楼房。

冰夷:即冯夷,是传说中的水神。这里暗指嚣张的帝国主义列强。

痴龙:据南朝刘义庆幽明录》记载,传说洛终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张华。华谓羊为痴龙。这里以痴龙谓中国。

蓬莱:海上三仙山之一,喻指被割让的香港。

红桑如拱:据晋王嘉《拾遗记》载,西海滨有桑树,红叶紫葚,一万年一结果,食之可长生。拱,树木历经久年,树干有两手合抱之粗。

筹笔:今四川广元北八十里有筹笔驿,相传诸葛亮出师常运筹于此。

珠崖:今海南岛。《汉书·贾捐之传》:“愿遂弃珠崖,专用恤东之忧……从之,珠崖由是罢。”这里指清政府丧权辱国,签约割地。

不信秋江睡稳三句:意谓像黄公度这样有着出色外交才干的维新志士,不该赋闲在家,得不到重用。秋江睡稳,杜甫《秋兴八首》其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掣鲸,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大旗落日:语本杜甫《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劫墨成灰:《三辅黄图》载:武帝初,穿昆明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朔曰:“西域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后以劫灰喻战乱。

赏析

作者是晚清宗法吴文英词的大师。吴词以密丽和潜气内转见称,密丽即所谓“七宝楼台”,潜气内转与“密”有相互关系,体现在转折处除领字外,很少依仗虚词。这首词即具备这种特点,内容进步,与艺术技巧相结合,是朱词中有代表性的名作。

香港,是清朝于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订下不平等条约,割让给英的。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人统治此岛到作者写此词时,已经历了六十三个年头。而在写此词前四年即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作者亲历八国联军之祸。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的订立,中国又蒙上新的耻辱。这时经过香港,新愁旧恨,纷至沓来,作者悲愤之情,不难想象。黄公度是戊戌变法的直接参与者,一生好多次经过香港有诗。变法失败,放废家居,救国壮志,无从施展。作者在词中写对他的怀念之情,是建筑在爱国精神的共同基础之上的,它构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上阕开头,写沧海横流,浩荡无际,作者游棹经此,满想一解胸头愁闷。秋风飘来落叶,历乱地飞满行客杯觞。这是愁中的动态,下面转到酒后,是暗中转笔。客枕上惊到一番凉意,把酒意吹醒,起来登临船的高处,摩挲倦眼,再周览香港景色一下。这里点明了“倚船晚眺”。“蛮烟”以下转到开眼时见到的香港总貌。“蛮”,旧称南方少数民族,这里即以指英。岛烟如雾,摩荡半空,迷漫得把晴空都遮掩了。“飐”是飘动的样子,单字凝炼入画。“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唐人宋之问《灵隐寺》诗句,这里泛指一切花木。岛上大部分是外国人所建的高楼大厦,矗立云霄。词句用了《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的话,以蛟蜃暗斥英人,省了许多笔墨。这是旧体诗词用典的妙处,不同于掉书袋。从海旁的蜃气,转出下面的“冰夷漫舞”,也是暗转,不用虚字。“冰夷”,即冯夷,海神名。“漫”,义为胡乱。“漫舞”即乱舞,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张牙舞爪。“龙”指中国,清朝的国旗是黄龙旗。“痴龙”犹云睡狮。“蓬莱”是海中仙山,近指香港,扩大一些,包括海外各地,南中国海各岛,原是中国领土,当时大部被人所侵占了。这样的眼前风物,怎能不激起爱国人士作风雨的鸡鸣,去唤醒酣卧的睡狮,正视现实,从香港一个缩影中认清整个的国势呢?如此一结,惊心动魄,笔力崭绝。

下阕从香港写到公度。换头从上阕的“蓬莱”过渡到“红桑”。“海上红桑花已开”是唐人曹唐《小游仙诗》语,暗用沧海变桑田的故事。“沧桑”是人们用惯了的熟典,写成“红桑如拱”,便觉耳目一新,形象鲜明,不觉得是用典了。“拱”,两手围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那是说历年久了,墓木长大到可以用两手合抱。这里说“红桑如拱”,是指香港割给英人,为时已久。“多少”二字,又隐含着自香港割让以来,中国割让给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如台湾割给日本,广州湾给法国为租借地,胶州湾租借给德国等都是。“筹笔”,用诸葛亮筹笔驿事。挥笔筹画国家大事,特别是办外交,是公度当行出色的才干。但现在却在“问何年,真割珠崖”,是何等令人痛心。“珠崖”,今海南岛。割珠崖,借用西汉贾捐之议弃珠崖一事,指清朝割地。一个“真”字,声泪俱下。作者对公度有无穷的期待,不信他会稳睡秋江,永远沉埋家乡,徘徊不出,不被国家起用。“秋江睡稳”用杜甫《秋兴》“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语,指家居。“掣鲸身手”用杜甫《戏为六绝句》“未掣鲸鱼碧海中”语,“鲸”与上面海蜃、冰夷,都指外国人。“掣鲸身手”是说公度有制服外敌的本领。“终古”,用屈原《离骚》“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意。“徘徊”,意为踌躇不前。公度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以后,蛰居乡里办教育。二十六年(1900)曾一度应两广总督李鸿章邀至广州,李欲委以设巡警、开矿产之事,公度因事无可为,辞归。这是“徘徊”的具体内容。“大旗”以下,又急转到“香港晚眺”。“大旗落日”,用杜甫《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语,指清国的黄龙旗已日薄西山。“劫墨”,即劫灰,用曹毗《志怪》所载昆明池底留有大地大劫时灰墨的故事,写祖国河山黯淡无光。两句雄伟中出现阴沉。下面再层层深入,更浓化这一词境,用“又”字领起。“西风鹤唳”,用《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苻坚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这里形容帝国主义国家危害中国的可惊形势。“惊笳”句由“晚眺”写到夜。“引”,犹云吹起。“百折涛来”,写海上惊涛,千重百折,拍打船头的场景,沉郁盘屈,悲壮凝炼。用此结住全首,更显得奇情壮采,有辟易万夫之概。

朱祖谋词,像这一类,是能以辛弃疾的骨力运用吴文英的藻采的。在吴文英词中,也有《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等篇,于密丽中见遒劲。朱氏继承了它而又有发展,时代精神更与吴文英词不同了。依声附影者流,以涂抹辞藻为学吴学朱,不特不知朱,并不知吴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题目,潘飞声《在山泉诗话》卷二作“甲辰九月舟过香港倚船晚眺寄公度”。甲辰是光绪三十年(1904)。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朱祖谋自礼部侍郎出任广东学政,次年春抵广东,春晚曾到嘉应州(今梅县),和当时放归在家的黄公度遵宪相聚,写下《烛影摇红》、《摸鱼子》两阕词。甲辰秋因事舟经香港,又写此词寄黄。从三首词的内容,可以看到作者和戊戌变法人物的关系。三首词中,这一首尤工。

朱祖谋

朱祖谋(1857年—1931年),,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朱祖谋的诗词 ► 朱祖谋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