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心摧伤,董逃。

出处

出自魏晋佚名的〔董逃歌

全诗

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趁着太平乐世,董逃;

多多游游四郊,董逃。

承蒙皇天恩宠,董逃;

金印紫绶戴牢,董逃。

一边拜谢恩德,董逃;

整顿车马上道,董逃。

刚刚准备出发,董逃;

又回宫中辞行,董逃。

车马走出西门,董逃;

不停瞻望皇宫,董逃。

远远眺望京城,董逃;

日夜所剩无几,董逃,

无比伤悲心碎,董逃。

注释

承世乐:承受一世的快乐,指董卓尽情享乐。

董逃:原是乐曲中的衬音,故每唱一句,必唱一句“董逃”或“董桃”,最初并无实义。后出董卓,民众憎恶,无实义的“董桃”,便暗喻“董卓必败而逃”。

游四郭:指董卓在京都洛阻城里城外游玩。郭,外城。

蒙天恩:承蒙天子的厚恩。

带金紫:指董卓穿着金蟒紫袍(皇帝的服装)。以上四句写董卓显赫一时,纵情享乐。

行谢恩:即将辞去天子的厚恩,指董卓遭到关东诸侯的声讨而焚烧洛阳准备逃往长安。

整车骑(jì):整治车驾。

垂欲发:即将出发。指从洛阳出发逃往长安。垂,即将。

与中辞:与城内辞别。中,指洛阳城内。

出西门:指往西面逃跑(长安在洛阳之西)。

瞻宫殿:指回顾朝廷的宫殿。

京城:指京都洛阳。

绝:指食物断绝。

心摧伤:心肝被摧折一样伤心、难受。

参考资料:

1、郑竹青 周双利.中国历代诗歌通典(上册):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677页

2、唐满先.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360页

创作背景

昭宁元年(189年)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董卓,卓乃率兵入洛阳。到了长安以后,董卓自立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愈加凶暴滋甚,淫乱无度。京都人们愤恨董卓的暴戾恣肆,于是作此歌予以讽刺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622-1623页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东汉来年权臣董卓的民谣。

起首两句“承乐世”,“游四郭”,写董卓生於承平安乐的时代,由此他能够飞黄腾达,悠游四郭,而无所顾忌。暗指董卓拥有重兵,所以没有顾忌。接下去“蒙天恩”,“带金紫”两句,指董卓由于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与信任,所以能够佩带金印紫绶、富贵显达。下面两句“行谢恩”、“整车骑”,主要写董卓曾以罪被免职,但是皇帝很快赦免了他,并授予他前将军,并州牧,又迁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车马成群结队,显赫一世,耀武扬威。同时也蕴寓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时,车马浩浩荡荡的意思。前六句是此诗的第一层,主要写董卓的发迹和显赫,也含有对汉桓帝、灵帝、献帝信任奸佞董卓的讽刺与揭露。

诗的后七句为第二层。“垂欲发”,“与中辞”,写董卓由于被袁绍、孙坚讨伐,决定迁都长安,抛弃了东汉都城洛阳。以下五句“出西门"、“瞻宫殿"、“望京城"、“日夜绝’’、“心摧伤”则主要写洛阳人民被董卓虏掠往长安的忧苦心情。《后汉书·董卓列传》载:“于是尽徒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连圭苑中,恶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这一层说京城百姓即将辞别洛阳,被驱赶到长安去,心思沉重。出了西门,回望洛阳的官殿城苑,已经废毁不堪,到处残垣断壁,墙颓宫倾,人烟尽绝,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人们没日没夜被驱赶着行路,心里极度的悲伤。最后一句“心摧伤”,如按照《汉书·五行志》所说,似乎应指人们对董卓终被灭族下场的悲伤,其实不然。因为“董逃歌”主要是讽刺董卓从洛阳逃到长安这件事的,且董卓活着时,就因发现了这首歌谣而被牵连受害的有千数人,董卓还曾将“董逃”二字改为“董安”,说明董卓在世时,此歌已广泛流传。且京都人们对董卓早已深恶痛绝,对他的死自是拍手称快的,绝不会感到悲伤。所以这是从洛阳被迁到长安的人们,在路上遭受驱赶和抢掠、颠沛饥饿,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怆哀歌。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622-1623页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佚名的诗词 ► 佚名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