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译文
眼见处处都是残破的山水,哪一条才是回家的路呢?这个春天冷清寡淡,了无春意,转眼就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
估计去年的花枝在这些天里又将开放,但我全无赏花兴致,因为就算春风还与去年一样,但红颜已改,再不似去年。
注释
历历:零落的样子。
冷淡:不热情,不热闹。
麦秋天气:谓农历四五月麦熟时节。
料应:估计;想来应是。
隔年花:去年之花。
参考资料:
1、墨香斋译.《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85页
2、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199页
首句发问,初看好像问得没有道理。词人的家园在北京,任何一条大路都能通向北京,无需问得。要知道在词人心目中,因为爱妻已死,今日的家园,已非昔日的家园。也就是说,要回到昔日的家园,已无路可通。由于心中忧伤,眼前所见的青山绿水,也都染上了一片愁容,变成了残山剩水。这时凄冷的春天已过,到了初夏割麦的时节。
下片谓去年这时节开的花,在古诗词中,“花”有时专指牡丹,想必又将重新萌放,因而想起词人过去与妻子在花前月下所过的恩爱时光,但这一切已不堪回首。最后二句以议论作结,谓今年的东风,纵使能像去年的东风一样地吹,今年的花能像去年的花一样地开,而心爱的妻子再不能死而复生,过去的恩爱岁月不可能再有了。
全词写词人与妻子的再一次分别,词人在“残山剩水”的旅途之上,生发出了痛苦的相思之情。全词用的全是平淡语,结句似也无甚新意,但全都凸显词人心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墨香斋译.《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85页
2、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199页
3、纳兰性德.《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61页
词人的妻子卢氏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十七年五月初,词人随从康熙帝巡视郊畿,在回归的途中为了表达自己对卢氏的怀念之情而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1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