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出处

原文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词是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表现了闺中女子伤春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上片第一句“隔花才歇廉纤雨”呈现了一幅这样的图景:一场绵绵细雨刚过,窗前那丛盛开的花,还点点滴滴地淌着雨水,颇有一种悲剧的情氛。后一句说“一声弹指浑无语”进一步点出缘由,原来是人生长怀别绪离苦,而生涯又如弹指一挥。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纳兰这里用“梁燕”就有点曹雪芹的“梁间燕子太无情”的意思。其实并非燕子无情,而是所爱的那个人无情,不及燕子守信双双归来。这句点出了一二句中营造的情绪的缘由,对于人生的嗟叹,都是由于思念引起的。接着“长条脉脉垂”一句,用拟人手法渲染前面的情绪,好像连一条条柳丝也通人性,默默无语,为她伤感。

下片写景视点转换很频繁。“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透过屏风,看向了窗外,看见远远的小山,呈现一派苍翠。然而似乎不忍卒观,马上又收回来,淡妆独立,独坐妆台。“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然后又起行徘徊,徒然伤怀,独立瑶阶,寒气浸透金丝织就的鞋子。

纳兰性德抒情很有特色,总是将美好的意象披上伤感的情绪,似乎是要在美中添加悲剧色彩,而且这种悲剧色彩往往十分浓郁。这首词中“浑无语”“独自立”“透寒”,很能体现这样的抒情特点。

参考资料:

1、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

简析

此词抒写女子在春日雨后相思愁苦之情。词的上阕写她在春日中所见所感,那柳丝仿佛也通人性,默默无语,为她伤感;下阕是由屋外自然景象转到屋内对女子的描写,起行徘徊,徒然伤怀。这首词通过白描写景,使景中情、情中景,相融相偕,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约与《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作于同时。“伤春悲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特有的情结,长久寄居于各种诗词歌赋中,文人总多愁善感,一花一木,一沙一石,大自然里的万物都有可能激起万千思绪,有“小李煜”之称的纳兰心思本就细腻敏感,自然也不例外,这篇菩萨蛮便是他由思妇的角度所写的伤春之作。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聂菁菁主编·《纳兰词全编全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11月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的诗词 ► 纳兰性德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