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出处

原文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当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酒桌前不再提起被贬到边远地区一待十年的事。现在春光正好,故乡的桃李正等待着您回去欣赏它们盛开的花朵。您归家后,儿女们在灯前含泪跪拜迎接,又与村中父老相聚该是多么喜悦。您身体仍很健康,意志如铁般坚定。

您是治理国家的能手,应该得到封侯的。未来仍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可著书立说,立勋建业。过去我总想着您回去多好,现在却遗憾中年时的离别。笑江边的明月虽然一向多情,却也偏偏在这离别之夜变得残缺不全。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汤朝美:《京口耆老旧传·卷八·汤邦彦传》:“邦彦,鹏举孙,子朝美,以祖荫入官。主昆山簿。未几,中乾道壬辰博学宏制科。丞相虞允文一见如旧,除枢密院编修官。允文宣抚四川,辟充大使司干办公事。明年允文薨。……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论事风生,权幸侧目。上手书以赐,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及其他圣意所疑,辄以诹问。使金还,坐贬。淳熙末,复故官,归乡里,其才益老,朝廷将收用之,未几卒。”自便:按自己的方便行事。

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唐语林·卷六·补遗》:“韩退之有二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能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云:‘……盖寄意二姝。’逮归,柳枝逾垣遁去,家人追获;故《镇州初归》诗云:‘别来杨柳街头树,摆乱春风只欲飞。惟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自是专宠绛桃矣。”

儿女灯前和泪拜:《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山谷对余信,谢师厚七言绝类老杜,但人少知之耳。如‘倒著衣裳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编之《杜集》无愧也。”

鸡豚社里归时节:唐·韩愈《南溪始泛三首·其二》诗:“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唐·张演(一说唐·王驾)《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看依然、舌在齿牙牢:《说苑·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曰:‘嘻,是已’”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心如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魏武故事》:“领长史王必,是吾披荆棘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活国:一作“治国”。《南史·卷四十六·王广之传》:“子珍国字德重,仕齐为南谯太守,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振穷乏。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按:汤朝美亦有以私积赈穷乏事。《京口耆旧传·卷八·汤邦彦传》:“邦彦性开爽,善谈论、乐施与,少时颇有积榖,尽散以拯乡党之饥。平时周人之急,惟力是视。南归坐贫,自譬乾义井云。”

封侯骨:《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

腾汗漫:《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竦身,遂入云中。”

排阊阖:《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

当日:昔日,从前。一作“常日”。

中年别:《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参考资料:

1、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42

2、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03-205

简析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是一首送别诗,开篇劝导友人不要挂怀往日的坎坷经历,回乡安享与家人同乡欢聚的安乐,接着称扬友人虽回乡闲居,依然意志刚强,口才出众。下片激励友人作为治国能手,当能驰骋政坛,腾身太空,完满地做出一番事业。整首词既开朗乐观,激昂奋发,又情深意长,娓娓动人。起韵便觉洒脱,将十年“瘴雨蛮烟”一笔勾销,虽然身经挫折,但才高志远,壮心不已,期望友人为复国大业再建功勋。是勉励,也是自勉。“春正好”以下插叙儿女情事。桃李待君,撩人情思;儿女和泪,鸡豚春社,精细自然,清新淳朴。过片六句稍嫌过誉。收结处反映送别时的矛盾心理,更借明月抒怀,都表现了浓郁的惜别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年(1183)春,当时辛弃疾罢官家居带湖。汤朝美是辛弃疾的朋友,他于淳熙三年(1176)因罪贬谪,送边缘之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编管,後遇赦量移信州,後再遇赦而得“自便”归还金坛(宋为江南东路镇江府之属县)。临行时,辛弃疾设酒宴送之,并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03-205

2、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42-44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词 ► 辛弃疾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