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出处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宿菊潭

全诗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宿菊潭》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交代诗人留宿菊潭、察问民情的起因;接着四句怀着十分歉疚的心情自责;“汝乡”以下十句,承“我所疑”而来;末八句转向对军租之事的劝勉。该诗通过一次出外对民情视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田父”的问答,表达了诗人对豪强横恣的憎恶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全诗写来明白如话而又情意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元好问任内乡县令,常出外视察民情,亲眼看到了农民迫于租税,难以为生的悲惨处境,心里充满了替朝廷催租和为百姓解困的矛盾。就在这种县令职责和做人良心的矛盾折磨之中,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歌。

参考资料:

1、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的诗词 ► 元好问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