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出处

原文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地重游之时又勾起断肠的离恨,也许今生再没有机会重见玉楼中的美人。只见繁华的大街上铺满落花,小雨滴洒在花上散发出微香。

本来就因为没有遇到巫山神女那样的艳事而遗憾,怎堪目前又虚度了锦江美好的春色?遇上如花景色请尽情饮酒,就别再频频推辞了。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无因:没有机缘。

玉楼人:华丽楼阁中的美人。玉楼,指华丽的楼阁。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左右有六条大街。此泛指繁华的闹市。

镂香尘:谓雨洒在铺遍落花的地上。香尘,据《拾遗记》载:石季伦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

早为:已经是。

巫峡梦:一作“巫山梦”,指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事。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江春:锦江的春景。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平原,传说古人织锦濯其中,较他水鲜明。因此江经成都,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成都又名“锦官城”,简称“锦城”。锦城、锦江,春景格外娇媚。▲

参考资料:

1、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71

2、陈如江.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09-310

赏析

这首词是从男子的角度来写的,描绘了主人公旧地重游,却是物是人非的场景,表现了主人公不见心上人的无限愁情,抒发了他对女子的一往情深,情调感伤而缠绵,用字亦新颖别致。

上片叙事。开篇直倾衷愫,“无因重见玉楼人”,一语道尽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思念与遗憾,成为全词情感的基石。随后,笔锋一转,以“访旧伤离”四字提纲挈领,虽未直接铺陈往昔欢情与今朝别离之痛,却通过“无因重见”的深切惋惜,且将这种情感融于“六街微雨缕香尘”的茫然景象之中,极为缠绵凄恻。

下片抒情。前两句用对句抒写感慨,感情深婉。“早为”“那堪”,自然呼应,进一步表达对玉楼美人的怀想,愈加见情深。既然旧梦难寻,欢情不再,索性放浪形骸,面对当前,遇花倾酒,著一“频”字,显出相思无益,不如借酒消愁之意。结尾一句,在颓丧语中寄托着无可奈何的一片真情。

整首词自开篇“访旧伤离欲断魂”的深切哀痛,至结尾“遇花倾酒莫辞频”的看似放纵实则深情的表达,语言清新明快,与韦庄词风格接近。

参考资料:

1、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71

2、陈如江.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09-310

3、李瑞瑞.一生最爱花间集:小山重叠金明灭.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338

简析

《浣溪沙·访旧伤离欲断魂》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李珣的作品。词的上片写主人公故地重游,探访意中人不遇,倍增遗憾与伤感;下片进一步表达对玉楼美人的怀想,愈加见情深,旧梦难寻,欢情不再,索性放浪形骸,面对当前,遇花倾酒。全词情调感伤缠绵,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抒发了主人公怀想玉楼美人的遗憾、伤感之情。

创作背景

《花间集》收录了李珣《浣溪沙》词四首,都是反映男女相思之作,其中两首是女子思念男子,两首是男子思念女子。此词是为表现男子不见女子而生相思之情而创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

参考资料:

1、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71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李珣的诗词 ► 李珣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