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出处

出自先秦列子的〔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注释

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

讴:徒歌(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歌。

于:向。

穷:尽、完,用完。这里指学完。

技:本领。

谓:以为,认为,自认为。

尽:学尽,学完。

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

遂:于是,就。

辞:告辞,告别。

归:回去,回家。

弗:没有,不。

止:挽留,阻止。

饯: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

于(第二处):在。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郊:城外大道旁。衢:大路,四通八达的路。

抚节:打着节拍。

悲歌:慷慨悲壮的歌。

振:使...振动。

响遏行云: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

谢:道歉。

反:通“返”,返回。

言:说。

启示

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为有一点皮毛知识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学习,超越自我。因为学海无涯,永远精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简析

这则故事简要叙述了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的过程及其转变。薛谭初时自以为学尽秦青之技,想要回家,体现了他的自满与浮躁。秦青未加阻拦,却在饯别时以抚节悲歌震撼薛谭,其歌声之响,振动林木,遏止行云,展现了秦青技艺的高超。薛谭被深深震撼,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谢罪求返,从此终身不敢言归,体现出知错能改、虚心向学的态度。全文以简洁的笔触,传达了学无止境、虚心求教的道理。

列子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 列子的诗词 ► 列子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