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出处

全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写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如今已熟悉登上太空的本领,只是遗憾没能见到世界五洲实现大同。

当愚公般的人们彻底扫除像贪婪蚊子一样的邪恶势力那一天,举行公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马克思。

注释

太空:极高的天空。

五洲:指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同:指世界大同,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愚公:古代寓言中移山的主人,事见《列子·汤问》,现在用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餮蚊:贪食的蚊子。

公祭: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马翁:马克思。

简析

这首诗以时代视角化用陆游诗意,将人类航天成就与世界大同理想并置,既赞科技进步,又叹未达 “五洲同” 的遗憾。“饕蚊” 喻反动势力,“愚公” 赞不懈奋斗者,末句呼应马克思,将革命信念与未来愿景相系。全诗融豪情与壮志于简洁文字,借古今对照、虚实结合,显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刚健有力,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立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各地呈现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态势,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氛围。这一年,毛泽东同样精神饱满,他走遍祖国各地,开展调查研究。12月,他在广州看到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留意到自己的诗词发表后,众多注家纷纷解读,且皆是出于善意。他认为“部分解读恰当,部分则有偏差,自己有说明的义务”,于是写下若干批注和按语,并以“锐明”之名写道:“1927年鲁迅在广州修订《古小说钩沉》时,曾在文末题记:‘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餮蚊遥叹,余在广州。’自那时至今,已过三十一年,大陆上的‘餮蚊’已基本清除,当然,革命尚未完全成功,同志们仍需继续努力。港台地区尚有不少‘餮蚊’,西方世界更是‘蚊阵’密布。若能召集全世界各民族成千上万如愚公般的人,用他们各自的‘移山’之法,将这些蚊阵彻底扫除,那该是何等壮举!”随后,他以一首仿陆游《示儿》的诗作收尾。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 毛泽东的诗词 ► 毛泽东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