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出处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上

全诗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向东走出了卢龙塞,客居他乡的愁绪如浩渺云烟般孤绝。

绵延万里的亭堠矗立在边疆,汉家儿郎仍在戍守防备胡虏。

战争的烟尘弥漫着北海,敌人的骑兵正在向南驰驱。

辗转久战岂是长久的计策,和亲通好也不是长远的谋图。

遥想当年李广将军,从容持节离开帝都。

他统帅三军横扫大漠,一战便擒获了匈奴的单于。

我也常怀着对朝廷的感服之心,渴望能献上纵横捭阖的奇谋。

可如今倚剑四顾,又能与谁共商大业?空望着关塞河流盘屈迂回无尽头。

注释

塞上:乐曲名,出自汉横吹曲辞。

卢龙塞:卢龙塞(今喜峰口)位于迁西县与宽城满族自治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

亭堠(hòu):驻兵瞭望敌情的土堡。

涨:《文苑英华》作“满”。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极远的大海。《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此泛指北部边疆。

虏骑:敌人的骑兵。

转斗:即转战,连续在不同地区作战,指久战不决。

李将军:李将军有二,一为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屡败匈奴,北境无虞。另指汉代名将李广,亦屡败匈奴,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二人均为古代良将。此李将军当指李广。

按节:从容按辔。《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子虚赋》:“案节未舒。”颜师古注:“案节犹弥节也。”王逸注《离骚》“吾令羲和弥节兮”云:“弭,按也;按节,徐步也。”皇都:京城。

总戎:统率军队。

效:献出。

纵横谟:指纵横之术,合纵连横的简称,为战国时策士们游说诸侯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包括在政治上、外交上使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等。

郁纡(yū):幽深曲折。此处一语双关,既指山河郁曲之势,亦指心绪郁结难申。

参考资料:

1、佘正松编..边塞诗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09-210

2、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5-16

赏析

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两段,每段八句。前段抒写作者对边庭时局、政策的深沉担忧。

开篇“出塞”二句即奠定全篇基调,诗人东出卢龙古塞,置身荒寒边地,举目四望皆是“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苍茫景象,孤寂之感油然而生。这孤寂非止源于地理空间的辽远,更深植于对边防危局的深切忧虑。诗人以如椽之笔勾勒出强敌犯边的惊心动魄:“南驱”二字力透纸背,既凸显胡骑南侵的嚣张气焰,又暗含对朝廷消极防御策略的尖锐批判;“边尘动北海”的壮阔画面,既展现敌军来势之猛,更昭示其已占据战略主动,而守方却深陷被动掣肘之境。诗人通过“南驱”“边尘”等意象的凝练组合,既完成对敌情的精准描摹,又暗含对时弊的深刻针砭,展现出军事观察家的敏锐洞察力。

以上主要写作者的忧边之情。接下八句,则抒写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说李广曾受命统军于此。“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这两句是说李广主持边庭时,采用横扫大漠的全面进攻,短时间内便使匈奴全面崩溃。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边庭时政的主张,即应出战主动迅速,速战速决,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不应被动辗转久战。最后四句抒写作者心中的感慨。“常怀”二句写作者缅怀李将军后的满怀激情。二句意为我因此而心中常常满怀感动奋发之情,很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雄才大略。然而作者一回到举目“无知己”的现实中,不禁满腔热血、激情顿时化为长长的悲叹。他说“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郁纡”,心中郁结不伸的样子,意为自己满怀雄才大略,无处陈述,壮志不得施展,面对山河空有一腔怅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反对“转斗”、“和亲”的政治主张,以及要求根除边患、安定边疆的强烈愿望,并抒发了自己徒有壮志、无从献策的深沉悲慨。

参考资料:

1、赵征主编.唐诗宋词元曲 第1册 图文珍藏版.北京.线装书局.2014.249-251

简析

《塞上》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诗人走至塞上,见亭堠星罗、边尘弥漫的战备状态,而忧患国事;中间四句怀古托今并抒志,希望能有李将军那样的骁勇边将,早靖边尘;后四句为自我抒怀,表达壮志难酬、悲歌谁诉的沉痛之感。全诗灌注着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体现出诗人激昂慷慨、豪情俊发的英雄气概。全诗直抒胸臆,感情沉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冬,是作者28岁时出卢龙塞时写的。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大臣可突干杀其王,率国人并胁奚众背离唐王朝,降附突厥。唐于是在关内、河内、河南、河北分道征兵,兴师出击。时高适正“混迹渔樵”、失意落魄,前往东北边塞,希望通过立功边塞,进入仕途,实现他经世济民的宏伟抱负。这首诗就是写于他北游期间。

参考资料:

1、赵征主编.唐诗宋词元曲 第1册 图文珍藏版.北京.线装书局.2014.249-251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高适的诗词 ► 高适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