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烟黏住飞霞,寺钟远度山容紫。庄严粉碧,旃檀芳蔼,夕阳林里。
百八声中,空灵虚渺,醉魂惊曳。记只圆妙偈,来来去去,空空意、如斯耳。
恍若慈云过矣。震高峰、杳茫逶迤。馀阴黯淡,晴峦葱茜,塞鸿千里。
鼎食心雄,鼓词情厌,几人空尔。听消沉、一瞬银蟾浴浪,看长鲸起。
暮烟黏住飞霞,寺钟远度山容紫。庄严粉碧,旃檀芳蔼,夕阳林里。
百八声中,空灵虚渺,醉魂惊曳。记只圆妙偈,来来去去,空空意、如斯耳。
恍若慈云过矣。震高峰、杳茫逶迤。馀阴黯淡,晴峦葱茜,塞鸿千里。
鼎食心雄,鼓词情厌,几人空尔。听消沉、一瞬银蟾浴浪,看长鲸起。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