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毅斋大老除新绶,名节尤偏无所尊。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汁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