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赣上食莲有感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角戢)(角戢),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莲子像手指一般大,分尝的甜美不由让人想起母亲的慈爱。

许多莲子一起聚在一个莲蓬中,让人想到就莲子般相处的一房里的众多兄弟。

莲子中有个小小芽芯,拳缩着好像幼儿的手。

让人想起家中的众小儿,在门口迎着我讨要梨枣吃。

莲芯的本性正是苦,吃了苦的东西哪里能感觉到甜?

老吃甘美可能受毒,素餐则心中羞惭。

莲生在淤泥之中,出淤泥却不受污染。

吃莲谁不感到甘,真懂得莲味的却很少。

我的家乡在双井塘,秋风十里送荷香。

哪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回家去缝制芙蓉衣裳。

注释

(角戢)(角戢):本指牛羊角集聚在一起,这里形容莲子挤在一个莲房,尖头一一露在外边。(注:原文字打不出来。)

么:幼小者。

拳:拳缩着。

雏:幼禽幼鸟,这里指小儿女。

腊毒:腊,本是干肉,干肉放久了,会腐败,含有毒素。这里作动词用,句意是香甜的东西吃久了会受毒害。

素食:吃白食。尸位素餐,为官心怀惭愧。

淤泥:塘中沉积的浊泥。淤:沉积。

双井:作者家乡,江西修水双井村。

塘:荷塘。

同袍子:志同道合的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制芙蓉裳:用蓬花做衣裳,象征人的高洁。出自《楚辞·涉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参考资料:

1、朱安群,叶树发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62页

赏析

起始之句“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仿佛将我带回了那温馨的家庭时光。每当我看到硕大的莲子,就如同看到了母亲曾经慈爱地为我们分食莲子的场景,那份深深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品尝莲子时,我总是先拿起那沉甸甸的莲房,即莲蓬。每一莲蓬内都藏有许多莲子,它们紧紧相依,共同占据这一方小天地,而莲子的尖端则俏皮地探出莲房之外。此情此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家中的兄弟,我们如同这些莲子一般,虽然各自独立,但内心深处却紧密相连,和睦共处。《诗经·小雅·无羊》中有言:“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那羊群中羊角相互依偎的画面,与眼前莲房内的莲子何其相似,都展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景象。这种景象让我更加怀念与兄弟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仔细观察莲子,我发现其中还隐藏着一个小小的莲心,它的形状弯曲,宛如一个孩童的小手。这个小手般的莲心让我回想起了家中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无邪,每当我回家时,他们总是热情地迎上前来,伸出小手索要梨枣。这些温馨的画面,都是我从眼前的莲房、莲子、莲心中勾起的对母亲、兄弟和众小儿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从诗人自身的体会上说。“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承接上句,就莲心说,莲心正是苦的,吃苦的东西不可能感到甜。“甘餐恐腊毒”,吃甜的怕有极毒。《国语·周语下》:“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意思是,官位高的,实在很快会倒下来,味道厚的,实在有极毒。这里是就他自己的经历来说,吃甜的怕有毒,如同做大官拿重禄,贪图享受,害了自己。“素食则怀惭”,做官不办事吃白食,便感到惭愧。《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素餐即白吃,白吃是可耻的。黄庭坚做知县,既不是高官,不拿重禄,又不白吃饭。在这里也表示了他的志节。

随后,诗人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思考:“莲生于泥中,不与泥同调。”他赞美了莲花虽生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不受污染。这正如品德高尚的人,能在世俗的浊流中保持自己的操守。他引用了《史记·屈原传》中对屈原的赞美:“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进一步强调了莲花与屈原般高洁品质的相似性。最后,他感叹:“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意指虽然吃莲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其中滋味的却寥寥无几。

最后跟开头的“念母慈”呼应,想到“吾家双井塘”,双井在分宁县(今江西修水),那里有池塘。“十里秋风香”,池塘里荷花盛开,在初秋时香闻十里。这里又跟开头的“兄弟思”相应,“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制芙蓉裳,比喻保持高洁的情操。这里借用屈原的话,上文的“不与泥同调”也含有赞美屈原一尘不染的意思在内。

这首诗构思很新,写出了前人未写过的食莲知味。他从食莲子的分甘“念母慈”,从莲房的共房多莲子想到“兄弟思”,从莲子心的“拳如小儿手”而“念众雏”,这是因食莲而起的对家人的怀念。再从莲心苦引出食甘,比喻做官拿重禄的有害、素餐的怀惭,这是他入仕经历的有感之言。再从莲生淤泥而不染而产生新的感受。

全诗处处从“食莲”生发,由思念母亲、兄弟、子女扩展到立身处世.不贪图高位美食,有惭于尸位素餐,而以渴望与兄弟一同归隐收柬。首尾照应,章法严密,构思新颖,语言质朴。而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对做官而不能行其志的感慨,对贪图高位美食、同流合污、尸位素餐者的厌恶.都见于言外。

参考资料:

1、缪钺等撰.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06.第500页

2、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143页

简析

《赣上食莲有感》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处处从“食莲”生发,由思念母亲、兄弟、子女扩展到立身处世.不贪图高位美食,有惭于尸位素餐,而以渴望与兄弟一同归隐收柬。首尾照应,章法严密,构思新颖,语言质朴。而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对做官而不能行其志的感慨,对贪图高位美食、同流合污、尸位素餐者的厌恶.都见于言外。

创作背景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在今江西,原本作“泰和”)做知县。第二年,有事到虔州(今江西赣县),即诗题所说的赣上,因吃莲子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周振甫著.周振甫讲古代诗词.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629页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的诗词 ► 黄庭坚的名句

猜您喜欢
献钱尚父
唐代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子规
宋代余靖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憀自束,为尔忆家园。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如 一作:于)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神童诗
宋代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荔枝香近·七夕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雨中花·夜行船
宋代苏轼

雨中花慢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乞猫

夜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