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周玄初祈晴诗

明代孙蕡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

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

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

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美人风鬟绣罗襦,华容绰约春花敷。

星为华盖霞为旟,列缺丰隆一字趋。

文昌司勋丹桂厨,廷尉执法森雕殳。

真人狞色虬髯须,华岳攒云冠翠岨。

雪山青城角井孤,碧桃吹香蜀锦如。

先生丰度常人殊,苍姬为姓字玄初。

携琴南来访华胥,神清骨冷惊座隅。

琅函石室启秘图,谷神天机守若愚。

经巢重营向姑苏,绿树荫屋江循除。

何年声名达銮舆,入陪夔龙达天衢。

天颜津津降都俞,御炉雾绕青霓裾。

东溟巨涨吞三吴,秋阳化霖没菑畲。

堂筵产蛙釜生鱼,平陆滉漭成江湖。

妖霾阴霏塞四墟,洪涛墨汁翻舳舻。

老农仓惶忧国租,百万伛指将沦铺。

先生被发骑于菟,俯为苍生出蓬壶。

手扶芙蓉绿湛卢,灵蛇穿星胆气粗。

蘸笔露叶书阴符,封章奏伏红氍毹。

天坛赤脚踏斗觚,叱喝百鬼如佣奴。

千山万山雨模糊,划然清空见杉槠。

阳侯擎盘献金乌,若木散彩干泥涂。

飞廉崩腾运飙车,海屋撼折青珊瑚。

冯夷首缩寒蟾蜍,天吴却走尾毕逋。

欢声如雷隘皞阇,鹑衣鹤发歌里闾。

我本逍遥山泽臞,不才分比栎与樗。

颜面偶出应时需,勃郁坐困尘土拘。

石床蕙帐松菊枯,铁桥流水空罗浮。

藜羹不充出无驴,况望宦达高名誉。

沧波东深芳景徂,惊禽不定林木疏。

羊肠九折方崎岖,我行欲进仍趑趄。

纷纶世事集眇躯,有若万弩向一狙。

逝言乞身承明庐,分我水竹出南嵎。

清泉白石邻樵渔,松花春酝倾浮蛆。

呼龙画江种金蕖,倩鹤渡海传丹书。

玄言五千味道腴,妙香萦帘日欲晡。

凝神坐忘隐团蒲,关元晃朗天为徒。

坎离匡郭太一炉,黄庭有士身衣朱。

白虎啸风作熬枢,苍虬摧鳞与之俱。

龙喑虎哑不须臾,虚室发白延居诸。

泥丸三花暖将舒,蜩蝉蜕壳鸡抱雏。

长吟洞章夜冲虚,左骖翔鸾右飞凫。

班行朝回步虚徐,琅风清微韵笙竽。

蚩尤卷旗枉矢袪,立召霹雳诛猰貐。

丹砂如粟仓箱储,一粒入口千年余。

颠崖赤子凋瘵苏,四海尽化为唐虞。

五星聚奎贯联珠,麒麟游郊凤栖梧。

崆峒影掠周八驹,龟台阆风宴仙姝。

归来松阴倚蜘蟵,酡颜谑笑解玉琚,与君岁晚同游娱。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孙蕡的诗词

猜您喜欢
日登一览楼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念奴娇·凤凰山下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题梅花再送道目

今岁岭南不肯雪,年前花事已交残。

怜公亲见寒梅落,又到黄河冷澹看。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