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采菊盈怀抱。有子贤自佳,不贤安足忧。
陶公亦蒙蒙,胸底生戈矛。愚者蕴奇智,所用非常俦。
古人重福将,安坐致公侯。绝圣与弃智,至道闻聃周。
心遠地自偏,采菊盈懷抱。有子賢自佳,不賢安足憂。
陶公亦蒙蒙,胸底生戈矛。愚者蘊奇智,所用非常俦。
古人重福将,安坐緻公侯。絕聖與棄智,至道聞聃周。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刘逸生(1917—2001)原名刘日波,香山县(今中山市)沙溪镇溪角人。1938年8月考入香港《星岛日报》当校对、编辑。1939年考入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学习,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42年任佛山第五中学语文教员。1943年赴梧州任《言报》编辑主任。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广州《晨报》当编辑主任,是年底转任香港《正报》副总编辑。1949年任香港《华商报》编辑。解放前著有通俗读物《“国大”演义》。就这样,他从排字工人、校对员开始,经过长期的艰苦自学,终于成为著名的编辑、诗人和研究古典文学的专家。 ► 刘逸生的诗词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