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居山林苦于时光久滞,林泉清幽寂静心境淡泊。

我闲躺着观察万物变化,无边地漫想宇宙的起源。

春天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到了夏季它们已经丰盈茂盛。

然而凋落也正是从此开始,我什么时候才能平息这感叹?

注释

病:苦。

无生:道家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混沌元气,有生于无,本来就没有生命。这里是指万物起源。

徂(cú)落:死亡,凋零。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三》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篇写诗人因病久居林中,周围水木清幽,却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清冷;三四句说闲卧之时,观察着万物的变化,心中却悠悠地念及生命的无常与终结;后四句说青春如同初生的嫩芽,而夏日的炽热则象征着生命的鼎盛与繁华。然而,这种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凋零与衰落的必然,感喟无尽。全诗语言省净而意蕴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生命感悟的抒发,传达出无限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三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的诗词 ► 陈子昂的名句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史馆夜直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

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四块玉·叹世三首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题竹林寺
唐代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题三十小象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鸣雁行
唐代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唐代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种白蘘荷

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

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

华洁事外饰,尤病中州人。

钱刀恐贾害,饥至益逡巡。

窜伏常战栗,怀故逾悲辛。

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

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

崎驱乃有得,托以全余身。

纷敷碧树阴,眄睐心所亲。

答李翊书
唐代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遣兴
唐代杜甫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