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性我时,四十头未白。今我又四旬,父已归窀穸。
方幸两慈亲,侍奉永朝夕。胡为十年中,双亲痛疾革。
哀哉父母恩,欲报形骸隔。年载困名途,岁月皆虚掷。
虽然作冷官,难免素餐责。有书岂不读,吾父留手迹。
有杯岂不举,吾母留口泽。显扬纵未能,光阴须爱惜。
汝年已十三,留心在经籍。立志贵精勤,求师重诱掖。
少壮能几何,珍重驹过隙。莫学我无闻,老大悲何益。
吾父性我时,四十头未白。今我又四旬,父已归窀穸。
方幸两慈亲,侍奉永朝夕。胡为十年中,双亲痛疾革。
哀哉父母恩,欲报形骸隔。年载困名途,岁月皆虚掷。
虽然作冷官,难免素餐责。有书岂不读,吾父留手迹。
有杯岂不举,吾母留口泽。显扬纵未能,光阴须爱惜。
汝年已十三,留心在经籍。立志贵精勤,求师重诱掖。
少壮能几何,珍重驹过隙。莫学我无闻,老大悲何益。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士,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