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
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
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
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译文
寺院坐落在高阔之地,虚空之境难道有端倪可以寻觅吗?
坐在这里望着南边路上车马如梭,尘烟滚滚;听着山下长安城的鸡鸣此起彼伏。
一片苍茫中,孤烟袅袅升起,远处整齐排列着的树林苍翠茂盛。
坐落着万户人家的城池的依傍着青山,太阳从五陵以西缓缓落下。
这里视野开阔,不受世俗的干扰,虚空的心灵也在这无尽的天地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再迷茫和彷徨。
注释
招提: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秦城:秦地的城池。秦国以咸阳为都,与长安相距不足二十千米,故诗歌中用“秦城”代指长安。
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县的合称。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咸阳市附近。此处指长安郊外。
无染: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参考资料:
1、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43-245
王维为此诗作序云:“吾兄大开荫中,明彻物外,以定力胜敌,以惠用解严,深居僧坊,傍俯人里。高原陆地,下映芙蓉之池;竹林果园,中秀菩提之树。八极氛霁,万汇尘息,太虚寥廓,南山为之端倪。皇州苍茫,渭水贯于天地。经行之后,趺坐而闲。升堂梵筵,饵客香饭。不起而游览,不风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寄文章于贝叶。时江宁大兄持片石,命维序之,诗五韵,座上成。”序言称颂可主人的境界:“大开荫中,明彻物外,以定力胜敌,以惠用解严”,又赞美主人居所优美,有精丽的池塘,繁茂的竹林果园,坐落高山,毗邻大河。诗人描绘主人用礼佛与餐食周到地招待客人,客人到此身悦。可以说,序言是一篇符合标准制式的客人拜访主人、赞美主人的文章。拜访主人并赞美主人的住处优雅、品行美好,并非仅仅是无谓的客套,而是一种应当的礼节。王维此诗景色安排得跌宕起伏。诗歌从“高处”写起,以“看”字写到了山下的往来行人,以“秦城鸡”写到了人间烟火,“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的语词安排,读来不仅有登高望远之想象,而且仿佛听到了那络绎不绝的车马声,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描写寺院,却写出一番热闹的景致。“眇眇孤烟起”衔接“秦城鸡”描写山下平原,“芊芊远树齐”虽然与上句皆写远景,但“远树”已是山中之树。“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将高峻的青山与繁华的市井,炫目的落日与暮色沉沉的郊原,收容在高处观望者开阔的视野中。色彩在反差中归于和谐,景色在跌宕中归于静谧。在寺院中见此辽阔无染之景,顿时心神舒畅,仿佛心灵在这山中受到了佛法的洗礼。
参考资料:
1、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是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从“高处”写起,以“看”字写到山下的往来行人,以“秦城鸡”写到了人间烟火,有登高望远之想象,仿佛有络绎不绝的车马声与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写出一番热闹的景致。全诗有远景,有近景,安排得跌宕起伏,色彩在反差中归于和谐,景色在跌宕中归于静谧。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与王昌龄、裴迪以及弟弟王缙一同游览长安郊外的青龙寺,拜访昙璧上人。
参考资料:
1、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43-245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