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江南曲

唐代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的人家一般种橘树的比较多,吴地的女子经常在船上用白苎纺织。

江南的土地比较潮湿,所以生长了很多的虫蛇,人们把木头连在一起,做成竹筏, 在江上漂浮。

江边村落多在亥日有集市,很多船只落下帆船,使过桥洞驶进浦里。

城镇到处长满莎草,用竹子做成房屋。家家没有水井,喝的都是江水。

长干里的人们一般在中午的时候去购买春酒,高高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两岸的倡楼悬浮着水栏杆,每天晚上都唱着南方各地的民歌,吸引北方的客人。

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各个地方 几乎都可以看到。

注释

吴姬:吴地的美女。

白纻:白色的苎麻。乐府吴舞曲名。

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饶:富饶。多。

连木: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

牌:路牌。牌位。

江村:江边村落。

亥日:亥,地支的最后一位。亥日属我国古代阴历的一部分,每隔12天出现一个亥日。

浦里:河边的里弄。

青莎: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闲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闲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

沽:买。

倡楼:倡女所居处。

水栅shān:设置于水中的栅栏。

竹枝: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风土: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简析

《江南曲》是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先勾勒出江南的自然美景与勤劳女子形象,接着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地理环境,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市集生活;而后进一步描绘了江南城镇的特色,分别从酒文化和娱乐生活两方面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魅力;结末点出江南风土人情的欢乐与美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韵味。整首诗格调欢欣,热情洋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表达出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的诗词 ► 张籍的名句

猜您喜欢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宋代苏轼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元代乔吉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早行
清代高鼎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

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

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过碛
唐代岑参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江南弄
唐代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酬刘员外见寄
唐代严维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与陈给事书
唐代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