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与你分别时向南望可以看到前往襄阳的路,我思念江滔你的心情转为亲切。

因为我知道流经襄阳的汉水是多么的广阔,正好也流经亡友孟浩然的故里。

他在世时对于做善事是非常执着的,他去世后我听说他家里比以前更加贫困。

以前司马相如死的时候,汉武帝命人收集他留下的作品,如今我也希望江滔你回去之后可以帮忙搜集孟浩然的手稿,以慰我亲如家人的好友的在天之灵。

注释

孟六:指孟浩然。刘眘虚与孟浩然是诗友,曾相互酬唱。

相如:司马相如。《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汉武帝)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后之矣。’

遗草:指遗稿。

赏析

开头两句直抒思友之情。“南望襄阳路”一句,从自己一方下笔,由“望”字而连及友我两地。襄阳是望不见的,去襄阳之路却分明可见。道路悠长情亦长,诗人伫望南去襄阳之路,正见出朋友之间友谊深笃。朋友天各一方,往往会产生悲伤怅惘的情绪,为什么下一句却说“思君情转亲”呢?伤感是会有的,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切的思念代替了惆怅之情,这是一层意思。此外,作者南望襄阳,自然会想起另一位已经去世的友人孟浩然,其心情之哀痛是不言而喻的,幸友人江滔尚居襄阳一带,作者由悲悼孟浩然转而想到江氏,或可使自己得到暂时的安慰,这是又一层意思。不过,这后一层意思作者没有明写,只由“情转亲”中带出。所以,这两句虽是直抒情怀,却内藏曲折。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紧承上文而来。偏知,料想的意思。汉水流经襄阳。广阔的汉水流过亡友孟浩然的故里,则自己悼念亡友的感情不也正像那浩瀚奔腾的江水吗?王维《忆孟》诗有“故人今不见,日夕汉江流”之句,与此诗意相近。这两句诗,以“偏知”、“应与”这样揣度的语气来写,更显得空灵动宕,情幽兴远。它进一步补充了上两句诗中没有直接写的一层意思,而又为下面两句正面写孟浩然作了铺垫。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一句叙其生前,一句述其身后。孟浩然才名著当世,性格率直,一生未入仕途。《新唐书·文艺列传》说他“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则说他“游不为利,期以放情,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担石,虽屡空不给,自若也。”这些记载正为这两句诗作了注脚。这里,作者写孟浩然生前救患济贫以立义下一“贪”字,述其身后家境萧条着一“更”字加以强调,表现了作者对孟浩然高尚品格的赞美,及对故友一生流落不遇的深长慨叹,和对其家庭现状的深切关怀,概括力极强。

最后两句“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即求遗文之意。作者将孟浩然比作司马相如,希望友人江滔搜集其手稿,藉以使亡友清德遗泽昭然于后世。这是对文学贤能之士的仰慕,也反映出作者与两位友人之间深挚的情谊,与开头两句前后相应。

全诗句句叙事,字字含情。虽没有一句着意刻画,字里行间却含藏有人物的神态、形象,景物等,如“南望襄阳路”可令人想见作者伫望思友的神情,“贪为善”的形容与“相如有遗草”的比喻,能使人很自然地想起诗人孟浩然的人品和诗才;“偏知汉水广”,又会让我们眼前出现一条浑瀚南流的汉江的画面。这些叙述中的摹写,与作者淳厚的感情相结合,就使这首诗的意蕴更加丰富,产生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是一首入韵的五言古诗。这首诗嘱托一位友人去搜求一位亡友的遗文,既有对生者的眷念,也有对死者的凭吊与褒扬;整首诗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用一条感情的线索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人很自然地想起诗人孟浩然的人品和诗才,读来亲切而又自然,感情醇厚,意蕴深广。

刘昚虚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 刘昚虚的诗词 ► 刘昚虚的名句

猜您喜欢
赠蓬子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古风·松柏本孤直
唐代李白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唐铙歌鼓吹曲·高昌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咏少年诗

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

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桐叶封弟辨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