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

宋代赵蕃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赵蕃的诗词 ► 赵蕃的名句

猜您喜欢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宋代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六国论
宋代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浣溪沙·忆旧
宋代苏轼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伯牙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