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译文
祭天的烟气直冲银河,渐渐地,朝日欲现,破晓之时临近。天子的车驾准备起驾回宫。端门处,仪仗队整装列队,簇拥在雕花的栏杆旁,开始奏响舜帝创制的韶乐乐曲。皇帝发布了招揽贤才的诏书,大赦天下,恩泽遍布天下。
在喜气洋洋、春光和煦的日子里,皇帝身披绛纱袍,庄严地进行着祭天仪式,芳香的烟气在周围缭绕弥漫。大臣们仰望天子的容颜,只见眉宇间即刻显出八种色彩。我主万寿无疆,举国欢庆,能一直做这天地共主。
注释
燔(fán)柴:将牺牲玉帛放在柴上点燃祭天。
星河:银河。
宝辇:天子的车驾。
回天步:起驾回宫。
六乐:六大古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舜韶:《大韶》据说为舜所作。
举:演奏。
鹤书:古代用于招揽贤才的诏书。
鸡竿:皇帝下赦令时用的顶上有金鸡的竿子。
恩霈:恩泽遍布。
寰寓:天下。
赤霜袍:皇帝祭天时穿的绛纱袍。
九仪三事:指群臣。
椿龄:长寿。
萝图:本指罗列图书。引申为疆域。
词的上片以燔柴祭天开篇,烟火断绝之时星河初露曙光,象征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而后通过场景描写,造出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皇恩浩荡,普泽天下,展现出天子的仁德与威严;下片转而描绘庆典的盛况,官员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天子尊贵而神圣,最后以祝愿天子长寿无穷、国家永庆昌盛作结,表达了对天子与国家的美好祝愿。全词气势恢宏,意境高远,展现出古代皇家庆典的庄严与盛况。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