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墨,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逾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理解透了窍门,在翰林院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书法,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宋太宗)还没有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宋太宗)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皇上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会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以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对皇上勉励的成果。

注释

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执政时期。朝,临朝,统治。

听政:处理政务。

内侍:宦官,现称太监。

规:勉励。

益:更加。

者:……的人 。

法:方法,窍门 。

余:闲暇,多余的时间 。

留心:注意,注重 。

笔法:此处指书法。

数:数次、许多次。

遣:派遣。

示:给…看。

刻意:专心。

善:好。

临:临摹。

或:有人。

绝:绝伦。

遽:马上,立刻。

恐:担心。

固:本来。

示:显示给……看。

逾:超过。

简析

这则故事不仅体现了太宗皇帝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更彰显出王著作为书法家的深邃眼光与师德。文中通过宋太宗喜爱学书并且在王著“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的帮助下最后学成的事例来告诉人们——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要追求完美;同时表现出王著是一个善于劝勉、鼓励他人学习,并深谙引导之方的人。

王辟之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 王辟之的诗词

猜您喜欢
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上达奚舍人
唐代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巫山一段云·琪树罗三殿
宋代柳永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古风·咸阳二三月
唐代李白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代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贺新郎·和前韵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苦笋
宋代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宋代苏轼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