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凶宅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有许多阔大的宅第,排列在大街的东西两边。

朱红的大门内杳无人迹,房屋回廊都荡荡空空。

枭鸟鸣叫于松、桂树的枝条之上,狐狸藏身在那兰、菊花的花丛。

院子滋生绿苔地上黄叶覆盖,日暮时在地面还经常会刮起旋风。

宅子的旧主做的是将军丞相,获罪朝廷后被流放到巴地、庸地。

后来的主人也是王公卿相,又不幸卧病死在了其中。

先后换了四五个主人,灾祸接连在此地汇集发生。

自从十年以来,宅子一直不利于此宅的主人翁。

刮风下雨毁坏了屋檐,蛇和老鼠在墙基打了好多的洞。

其他人心生疑惑不敢购买,房子一天天毁坏下去,白废了当年修建的苦功。

真是感叹啊那些俗人的头脑,他们的头脑是那样的愚蠢昏庸。

他们只担心灾祸的降临,却不去思考灾祸因何而产生。

我今天题写下这首诗歌,想让那些迷信的人领悟清醒。

凡是做大官的人,他们的年岁高俸禄多,但权大位高了,势必难以持久兴盛。

骄横之人最终难免失败,年老的人也极易生病命终。

这四样(权高,位重,骄横,年老)就像强盗贼寇,白天黑夜对主人发起了进攻。

那些人就算居住在吉宅里,谁又能保证其身家不遭受灾凶?

由小事可以说明大事,借着家事也可以明白国家的吉凶。

周朝和秦朝都以关中为建业之地,这样的“宅地”吉凶本无任何的不同。

周朝兴起后延续了八百多年,秦朝鼎立却仅存十多年,二世在望夷宫最终送命。

寄语那家事和国事,是人事导致宅主遭遇了祸患,而非宅子本身能蕴生什么吉凶。

注释

这首诗作于元和初。

街西东:《旧唐书·地理志一》:“京师“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

枭:即猫头鹰。树:全诗校:“一作枝。”

巴庸:古国名。巴国在今四川东部,为秦惠文王所灭。庸国在今湖北竹山一带,春秋时为楚所灭。

钟:聚集。

年禄:年龄、傣禄。

四者:指权、位、骄、老。

假使:即使。吉土:吉祥之地。

崤函:崤山与函谷关。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八百年:周朝享国的约数。

望夷宫:秦宫名,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裴骃集解。

赏析

“凶宅”,是当时封建上层一个富有特征的社会现象。诗人熟悉这些凶宅主人的厄运,敏锐透视表面物象,深刻揭示厄运原因。尖锐指出:“人凶非宅凶”。诗的主题思想不仅在于破除风水迷信,更在于深刻揭露封建大官僚变得腐败的一种内在规律,抒写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大官僚为了长久保持既得的权位利禄,因而竭力防备他人争夺倾轧,又怕自己寿命不长,便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骄横跋扈,迷信长生,结果反而心劳力殚,自致灭亡。换言之,这些权重位高的大官僚不再为国为民,而是保权保命,唯私利是谋。诗人借题发挥,进一步指出,国家犹如大宅,倘使一国之主也是这样只求保住一己天下的长存,则国家命运将同凶宅,短祚而亡。殷鉴不远,周代、秦朝的不同命运便是历史证明。周代八百年,而秦始皇意图万世,却落得二世而灭。显然,这一发挥,寄托着诗人对宪宗皇帝的殷切期望:既要审察权臣谋私,更要汲取历史教训。抓住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深入挖掘它的政治意义,提到国家命运高度来认识,含蓄而尖锐地向朝廷和皇帝提出劝诫,这正是《新乐府五十首》挖掘提炼主题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此诗的结构简洁明了。前半描叙凶宅的现象和情由,后半议论区宅的实质原因和引申发挥它对国家的讽喻。它保持着古诗传统的叙事议论方式,而把叙事和议论按照逻辑结构分别集中走来,先叙述事情,再分析议论。这样,与《新乐府五十首》相比较,它的政论性和散文化的艺术特点显得更为突出。这类政论性、散文化的讽谕诗,由于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结构,加之语言浅显易晓,因而事理明白,较少启发含蓄,诗意韵球不多,容易流为押韵的论述散文。但这首诗虽有政论性、散文化的明显特点,却仍不失为一首有诗意韵味的好诗,有启发,也含蓄。这是由于诗人高明的表现手法和老到的语言技巧,兼有事理明白、意味深长的优点。

其一,叙事抓住特征和要点,生动准确,并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启发思索。前半叙事可分四个层次。首四句交待凶宅是长安贵官住过的大宅。次四句写凶象。“枭鸣”“狐藏”是恶禽凶兆,但“松桂枝”“兰菊丛”却是佳树香草,清高栖所。“苍苔黄叶地”是无人来往的寂寥,而“日暮多旋风”则是鬼魅活动的迹象。这就包含一个问题:如此好处所,为什么竟成了恶禽鬼魅盘踞地?再八句写验证。十年来,一个个贵官宅主接连遭殃,有的贬黜,有的病死。都不得好下场。看来宅中似乎确有恶禽鬼魅作祟,可证宅第风水不吉利。再次四句写恶果。贵官不敢买来居住,大宅荒废,听任毁坏。这就是说,结果是人遭祸殃,宅也被毁。如果说祸害由于宅凶,那么宅毁又因何来?除非真有鬼,否则不可解。前半叙事到此为止,在生动准确的描述中,步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归结到人祸宅毁,不由宅凶,仿佛有鬼。但是,显然并不是鬼魅作祟。

其二,议论尖锐深刻,概括精辟,警世醒时,发人深省。后半议论,也可分四层。“嗟嗟俗人心”六句承上启下,明确指出凶宅现象是世俗愚昧无知的表现,明白表示写作此诗是为了启发觉悟。其次六句分析贵官心理,指出祸因。诗人撇开风水和鬼祟之见不谈,直接分析宅主贵官的身份特点,又长寿又富贵。便表明祸因其实在于贵官自身。接着就高度概括出这类长寿富贵的大官自身有四个致祸的因素。重权,高位,骄傲,年老。有味的是,诗人是从自然的观点。仿佛客观地指出一种必然的存在,未予置评。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朝廷的高位也有极限,事物太满就要骄横,人的自然发展终归衰老。这是警诫,提醒大官注意,应当自觉地正视,正确地对待。再次四句便作结论,用譬喻和反问指出,遭祸的贵官宅主们不自觉、不正确地让这四个祸因在自己身上发作,结果自招祸殃,自取灭亡。诗写到这里,就主题“凶宅”而言,议论巴足。但诗人忧思更深,由家及国,引导人们关心国家命运,期望皇帝重视历史经验,所有末八句因小明大,借家喻国,指出思想愚昧的危害的严重性,举出周、秦兴亡的历史镜鉴,指出根本问题是“人凶非宅凶”。精譬有力,结出主旨。

其三,构思精深,手法多样,技巧熟炼,修辞讲究,引而不发,恰到火候。从上二点分析可见,诗在叙事议论集中的逻辑结构中,对整体的艺术构思是深思熟虑的。它每一层次是按事理逻辑安排的,但每一层次内容怎样表现和表达,显然多所斟酌,颇为讲究。有的平实叙述,有的着力形容,有的明白无误,有的耐人琢磨,有的正说,有的反问,遣词造句,既合古体,又不平板,读来有味。其中贯串全诗,最为突出的手法技巧便是“盘马弯弓引不发”,一层层叙事中包含着一个个问题,一层层议论中:又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层层回答,层层提问,最后作出结论:“人凶非宅凶。”这就有启发思索的效果,意味不绝的情趣,发挥了孟子教文引而不发的妙用,产生了诗意韵味,使政论性、散文化变为诗歌的一个艺术特点,而不流为押韵散文。

总起来说,这首讽谕诗首先以社会内容的现实性和思想见解的深刻性取胜,其次以高明的艺术手法和老到的语言技巧见长,因而它所体现的诗人自我形象是一位砭时深刻的爱国士大夫,一位造诣很高的成熟诗人,熔化成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切实中肯,精警清雅。

参考资料:

1、褚斌杰·白居易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

简析

《凶宅》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封建上层社会中的“凶宅”现象,深刻揭示了官僚腐败的内在规律及其对国家命运的负面影响。诗人不仅破除风水迷信,更指出“人凶非宅凶”,强调是人的贪婪、腐败和私欲导致了不幸,而非宅邸本身。全诗以现实性和深刻性见长,主题明确,构思精深,语言通畅,前半部分叙述凶宅现象及情由,后半部分则深入剖析其本质原因,并引申至国家命运的讽喻;诗人在叙事中抓住特征和要点,并通过层层提问与回答,启发读者思考;在议论中则尖锐深刻,概括精辟、警世醒时。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元和四年(809)前后在长安所作,是与《新乐府五十首》同一时期、同一风格的作品。当时的长安,相传有许多“凶宅”,尤其是一些大官僚的住宅。据史书记载,这些凶宅有延康坊马镇西宅、延寿坊裴巽宅、昭国坊郑絪宅、永乐坊凶宅等。时人认为这是由于“风水”不好或有妖狐鬼怪占据其间而使其宅主人遭遇凶事,故一些大宅院任其荒废也无人敢住。诗人对此直言相陈,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赵立·白居易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2、褚斌杰·白居易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

3、白居易·白居易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词 ► 白居易的名句

猜您喜欢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车水马龙
两汉〕 《东观汉记》

  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亦不谴怒,但绝其岁用,冀以嘿止欢耳。

温汤客舍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意哀甚。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又观打鱼
唐代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春雨
唐代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鹧鸪
唐代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酌酒与裴迪
唐代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