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四

唐代李贺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覆盖在马鞍上的红褐色罗帕,喷香崭新,马镫上绣绘的盘龙,鳞甲生动逼真。

这匹受宠马儿在村南小路上昂首回顾,看看我,谁能说时机不好难以逢春?

注释

香幞(fú):即香罗帕。平时盖在马鞍上,骑时则去掉。

赭罗:红褐色的罗纱。

盘龙:弯曲着的龙。

蹙:指用金丝银线把丝织品刺绣成皱纹状。这种丝织品叫“蹙金”。

陌:田间小路。

逢春:遇着好时机。

参考资料:

1、胡忆肖.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66

2、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13-139

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4、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简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四》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首句通过“香幞”和“赭罗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物品的新颖与华美;次句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有反讽意义。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写“受宠”之马,暗暗点出卷外的不得宠之人,寄寓着身世之慨。

创作背景

本诗是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四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参考资料:

1、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2、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03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词 ► 李贺的名句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
唐代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成帝时童谣
魏晋佚名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皇孙死,燕啄矢。

成帝时歌谣
两汉佚名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论诗三十首·十六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唐代王维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春日游罗敷潭
唐代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剑阁赋
唐代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蜀桐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