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招野龙对

  昔豢龙氏求龙之嗜欲,幸而中焉。得二龙而饮食之。龙之于人固异类,以其若己之性也,席其宫沼,百川四溟之不足游;甘其饮食,洪流大鲸之不足味。施施然,扰扰然,其爱弗去。

  一旦值野龙,奋然而招之曰:“尔奚为者!茫洋乎天地之间,寒而蛰,阳而升,能无劳乎?诚从吾居而宴安乎!”

  野龙矫首而笑之曰:“若何龊龊乎如是耶?赋吾之形,冠角而被鳞;赋吾之德,泉潜而天飞;赋吾之灵,嘘云而乘风,赋吾之职,抑骄而泽枯。观乎无极之外,息乎大荒之墟,穷端倪而尽变化,其乐不至耶?今尔苟容于蹄涔之间,惟沙泥之是拘,惟蛭螾之与徒,牵乎嗜好,以希饮食之余,是同吾之形,异吾之乐者也。狎于人,啗其利者,扼其喉,胾其肉,可以立待。吾方哀而援之以手,又何诱吾纳之陷穽耶?”

  野龙行未几,果为夏后氏之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有一个专门伺养龙的人,他探求龙的嗜好和愿望,侥幸地成功了。他得到了两条龙,就将它们饲养起来。龙和人本来是不同类的,龙以为这种饲养跟自己的性情爱好差不多。于是它就安心呆在院中的小水塘里,以为江河湖海不足以供它游玩;觉得人喂它的食物很香甜,以为大海中巨大的鲸鱼也提不起它的胃口。它高兴躺着就躺在那儿,喜欢活动就活动一下,很喜欢这个环境,不愿意到别的地方去。

有一天,正好碰上了野龙,它高高兴兴地和野龙打招呼:“你在干什么啊?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间,到处遨游,冬天冷了,就到洞穴中躲起来。天气暖和又上升到天上, 岂不是很劳累吗?相比之下,实在还是我呆在这儿清静安逸些。”

野龙抬头笑着说:“你怎么狭隘到这种程度呢?大自然赋予我健美的躯体,头顶峥嵘的龙角,身披闪闪的鳞甲;大自然赋予我美好的德性,既能潜入深深的水底, 又能飞腾于高高的天空;大自然赋予我的智慧,能召唤漫天彩云,能驱使万里长风; 大自然赋予我的职责,能抑制如火的骄阳,能滋润干枯的大地。我的视野能达到无边的宇宙之外;我栖息在洪荒的旷野之中, 走遍天涯海角, 阅尽一切变化。这不是最大的快乐吗?现在, 你这样窝囊地呆在像马蹄印子一样大的水塘中,泥沙限制了你的行动自由,只有蚂蟥、蚯蚓之类的东西与你作伴,以求得一些残汤剩菜。这样,你和我的体形虽然相同, 乐趣却完全不一样啊!被人玩弄、受人豢养的,让大家掐住喉管,割食其肉的事情不久就会发生。我现在正向你伸出救援之手,你怎么反来引诱我,想把我引入陷井中去呢?”

野龙离开了没多久, 被豢养的龙果然被夏后氏逮住, 剁成肉酱了。

注释

嗜欲:嗜好与欲望。

以其若己之性也: 以为这种饲养跟自己 (龙)的性情爱好差不多。

四溟: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是海。

不足游: 即不必游的意思。

然:放松的样子。

扰扰然:纷乱的样子。

尔奚为者: 你这是干什么呢?

矫: 举起,抬起。

冠: 作动词, 以角为冠。

大荒: 最荒远的地方。

涔(cén): 雨水。蹄涔:兽蹄迹中的积水。

蛭zhì):水蛭、山蛭等环节动物。

螾: 同 “蚓”,即蚯蚓。

徒: 同类。

胾 (zì): 切成肉块。

醢 (hǎi): 肉酱。

夏后氏:传说舜让位给禹后,国名为夏,世称夏后氏。

简析

此文通过对比豢养之龙与野龙之不同生活态度与命运,深刻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的哲学命题。豢养之龙虽享安逸,却失去了龙的本性与自由,沦为满足人类私欲的工具;而野龙则坚守自我,遨游天地,尽享自然之乐,虽最终遭遇不幸,但其精神自由与高尚品德令人敬仰。这则故事警示人们,追求安逸与物质享受往往以牺牲本性与自由为代价,而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源自内心的自由。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陆龟蒙的诗词 ► 陆龟蒙的名句

猜您喜欢
蒙鸠为巢
先秦荀子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南辕北辙
先秦〕 《战国策》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探骊得珠
先秦庄周

  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画龙点睛
唐代〕 张彦远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云:“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腾去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南流夜郎寄内
唐代李白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唐代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春日客怀
唐代于谦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唐代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