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1)宣城:今安徽宣城。谢朓北楼: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2)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句溪二水。

(3)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名凤凰桥,下桥名济川桥。

赏析

宣城位于皖东南,周边毗邻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等胜景,境内风景优美,足以令人流连。南齐时谢朓任太守,诗人本色,不废吟啸,荟其诗作而名曰《谢宣城集》,宣城因此又被人呼为谢公城、小谢城(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与谢朓并称为大谢和小谢)。后之文士多慕名来游,低回咏叹,时多佳构,诗因地作,地以诗闻,遂博得“宣城自古诗人地”之誉,益使山水增色。

时序在盛唐,一个容易引发诗思的秋日黄昏;地点是诗人谢朓所建的宣城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前来“行客拜坐客”的登楼者是“一生低首谢宣城”(清王士祯《论诗绝句》)的诗人李白,一个浪漫的多情种子。斯时斯地斯人三者遇合,灵感激活,于是发而为诗,这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因为是居高临下游目骋怀,所以首联先从远处写起:晴空明净,远山如黛,秋日余晖下的景物更显得美妙如画,这本身就与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意境相仿佛。李白曾激赏此联,道是“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当然,仅以谢、李的这两联相比,谢联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视野更寥廓,景物更鲜明,意境也更博大,像是摇镜头拍下的散点透视的山水长卷,李联则像是摄影机视点固定的聚焦照,还没有完全展开。

果然,颔联一出,镜头视角变化,景物就明晰鲜活起来:宣城有宛溪、句溪,是为“两水”(所以起句泛称“江城”);溪上有凤凰桥、济川桥,是为“双桥”;秋水澄澈无波、拱桥弧度优美,以“明镜”和“彩虹”作比喻,似信手拈来,最为传神。两水绕城,所以用“夹”;双桥跨越似飞虹从天而降,所以用“落”,两个有动感的字使水和桥被赋予了灵性。清代戊戌变法死难的“六君子”之一刘光第,题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状其地形势颇精到,其上联亦似从李白此句中化出。

颈联仍写景,而气氛转为萧索。毕竟已是秋天,更兼日暮,这里那里有人家在晚炊,轻烟在橘树和柚树丛中寂寞地冉冉升起,平添了寒意,而梧桐叶为“秋色”所染,其黄而陨。形容词“寒”和“老”作动词用以状秋肃,准确精妙不可移易!诗人写此,实际上反映出在长安饱受排挤的内心抑郁,诚如赵熙所作川剧《情探》的名句:“心事却如秋。”于是尾联自然一转,以在秋风中自问作结。名曰“谁念”,也许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仪并引为同调的谢朓不知道我在怀念他,有不恨我不见古人,更恨古人不见我之憾。至此,全诗的情景交融达到了极致。

李白是写景和寓情于景的高手。此诗同他的其他一些诗(例如《送友人入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在结构上颇有共同之处:前面写景都是“空镜头”,结束处点出人事或揭示主题,有时也仅仅是有一点人物的影子进入,这就够了。所以,李白的这类结构的诗即使要浇块垒、要载道,也不必要明确说出,首要的是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换句话说,即使读者对其写作的“本事”和背景不甚了解,也无碍于对其意境美的欣赏。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词 ► 李白的名句

猜您喜欢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宋代张炎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山下泉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湘江曲
唐代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薄命女·天欲晓
唐代和凝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帷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题扇
唐代许坚

哦吟但写胸中妙,饮酒能忘身后名。

但愿长闲有诗酒,一溪风月共清明。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归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赠陈商
唐代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归嵩山作
唐代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