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第二版):16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16

品论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创作背景

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一中学网.长歌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87-90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佚名的诗词 ► 佚名的名句

猜您喜欢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古树
明代杜濬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宋代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宋代苏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城南二首·其一
宋代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紫芝歌
两汉佚名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伤歌行
两汉曹叡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客从远方来
两汉佚名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怨上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雷霆兮硠磕,雹霰兮霏霏。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悽。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蝼蛄兮鸣东,蟊蠽兮号西。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疾世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邛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忧不暇兮寝食,吒增叹兮如雷。

悯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众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罽蕠兮青葱,槁本兮萎落。

  睹斯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

  川谷兮渊渊,山阜兮峉峉。

  丛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庇廕兮枯树,匍匐兮岩石。

  蜷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待天明兮立踯躅。

  云蒙蒙兮电鯈烁,孤雌惊兮鸣呴呴。

  思怫郁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遭厄

  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指正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殦雕游兮华屋,鵔鸃栖兮柴蔟。

  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訽。

  载青云兮上昇,適昭明兮所处。

  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俓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沓沓。

  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悼乱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督万兮侍宴,周邵兮负刍。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仲尼兮困厄,邹衍兮幽囚。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菅蒯兮楙莽,雚苇兮仟眠。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鶬鶊兮喈喈,山鹊兮嚶嚶。

  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

  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

  垂屣兮将起,跓俟兮硕明。

伤时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风習習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愍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纍。

  管束缚兮桎梏,百贸易兮传卖。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

  迫中国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

  超五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

  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

  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慼兮不能。

  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浮云。

  蹠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讴谣。

  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婬。

  咸欣欣兮酣乐,余眷眷兮独悲。

  顾章华兮太息,志恋恋兮依依。

哀岁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

  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鼋鼍兮欣欣,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守志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盼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兮宝珍。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回兮阻叹。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