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通过注释每个字来研读经典反而会很难,如今人们逢人个个便会提及曾参和颜回。

哪知那些隐藏在脱落的皮毛下的观点,并不会相互流传在人们的口耳之间。

禅理要自己亲身参悟和寻求印证才可,仙丹须亲自烧炼并且等待丹药的还转。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看桃花和李花”,这句话让现在的我回忆起先生鹤山。

注释

笺:注释,这里指研读前人的注解。

逢人个个说曾颜:讽刺社会上吹嘘充栋、不懂装懂、言必称孔孟的现象。

剥落皮毛处:即肌肤之内,指本质精髓。

卖花担上看桃李:魏了翁“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鹤山:魏了翁,字鹤山,南宋理学家,崇尚心学。

简析

《答友人论学》是一首回复友人论学的诗。首联描绘了当时人们崇尚经典,脱离实践,拘泥于儒家思想,唯前人是瞻的不良学术风气。颔联紧承首联不良习气来写。批评当时有不良学习风气的学人只能学到表面,否定了当时学术不良风气,提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颈联一转,提出自己的治学方法。诗人将治学与参禅、炼丹类比,用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来解释自身的治学理念,使其治学方法浅近明白,通俗易懂。尾联化用了魏了翁的治学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诗人将“卖花担上看桃李”与不良治学风气作类比,进一步提出治学要走出书斋、放开书本,亲自钻研,才能学到世间活知识。全诗语言深入浅出,直白易辨。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 林希逸的诗词

猜您喜欢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贺圣朝·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宋代苏轼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诉衷情·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山雨
宋代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