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

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注释

仲尼:即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

浮于海:用《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语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黄昏,天色将晚时。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回: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北斗星方位随季节变换而跟着移动,所以古人从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节候。

岁星:即木星。古人以其岁行一次,用以纪年。岁星改,是说一年又要过去了。

虚舟:轻舟。

“垂钓”句:意思是诗人自己虽隐居垂钓,但并不似姜太公那样有所等待。

乘槎人:《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积粮,乘槎而去。”槎,指竹、木筏。

沧洲:指海上可供隐居之处。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3-34

赏析

这首诗写岁暮的无聊,表现了作者抱负不得施展的失落感。这是一首行旅诗。先写海,后写天,勾勒出天地壮阔空旷之境,而在此空旷的天地之中,诗人泛舟闲游,垂钓自乐,塑造了一个悠游自在、置身于世外的隐者形象。然而,诗人内心并非平静如水,不染尘俗。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运用孔子典故,化用孔子成句。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因于仕途不得志,故放浪形骸,泛舟自乐。诗中除表现诗人游于江湖的潇洒壮逸的气概,又隐含着些许慷慨激荡之气。“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看出诗人随流漂泊,旅情无主的神态。尾联流露出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无所牵挂的心态。

全诗基调较低沉,从浮海远逝的幽思中表现出对岁时改易而自己却无所事事的怅惘。

参考资料:

1、邓安生,孙佩君译注,孟浩然诗选译,巴蜀书社,1994.7,第33页

2、孟浩然著,孟浩然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18页

简析

《岁暮海上作》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运用孔子典故,化用孔子成句;颔联写天上星辰变的化,感叹时光易逝;颈联写诗人随流漂泊,旅情无主的神态;尾联写向往隐居生活、无所牵挂的心态。这首诗善用典故,内涵深蕴,从浮海远逝的幽思中表现出对岁时改易而自己却无所事事的怅惘。

创作背景

孟浩然自开元十七年(729)始,从洛阳南游吴越,多次往返于各地山水之间。这是开元十八年(730)秋末取道新安江,东经桐庐、建德,十月到达温州后泛舟海上而作。

参考资料:

1、胡淼著,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01,第133页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的诗词 ► 孟浩然的名句

猜您喜欢
朝中措·夜深残月过山房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

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六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题酆都观·宿山房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浪淘沙·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写情
唐代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段太尉逸事状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